本期專欄由Mr.次元卡夫卡 提供:
本期涉及到的動漫:《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》
本期推薦BGM↓
今天我們來說說渡航筆下的神作大春物。
從第一季開始,《春物》里面就是圍繞兩個病患:八幡和雪之下展開的,平冢老師就是看出他們兩個身上的問題,讓他們自己解答自己的青春和人生。
第一季很歡快,但第二季一來才發(fā)現(xiàn)第一季都是伏筆。沒看透人物問題根源的,就會覺得第二季好像神跳躍一樣。
接下來是人物分析:
八幡 (大老師)
備受鄙視,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個人惡心。極其低的存在感和行動力。
離群索居者,不是野獸,便是神靈。
亞歷士多德的這句話我看了第二季才恍然大悟。
一開始,我和隼人一樣,認為大老師是一個不斷被人排斥,內(nèi)心渴望被人理解的人。
但是我錯了。
他被人排斥,但他并不渴望別人了解自己。他曾經(jīng)的中二告訴我們,他其實非常自視過高,他連中二的方向都是神的使者,也就是說,他本身并不是神靈,而是把自己當(dāng)作神靈。
自卑的人被排斥,可能就一厥不振,自怨自艾,然后無所作為地渴望別人來了解,關(guān)心自己。這樣的人本身就缺乏交友的優(yōu)勢,一旦選擇自我放棄,離群索居,就更加不懂得別人的心意,與人交往能力從此喪失。
而大老師是這樣嗎?當(dāng)然不是,他的自尊心很強,被排斥之后的自我保護只有自視過高這一條路。
“那群都是愚蠢的地球人,充滿垃圾猥瑣的地方,我才不屑和他們一起。”
用這么一種方式,來實現(xiàn)自我安慰。 因此,他出現(xiàn)的完全是另外一種狀態(tài)。雖然離群索居,但是卻真有點神靈的感覺——能夠一眼洞穿所有人最黑暗的地方。因為他高傲的自尊心要鄙視別人的話,就必須要有上帝的視覺。
因此,渡航只是引導(dǎo)我們,感覺八幡是一個渴望別人理解的角色,然后給了我們這群“上帝視覺”的人一個下馬威。給我們這群“好心人”一個下馬威。
然后就是說一說很多人看不懂的第二季第八集。
其實我是第八集才領(lǐng)悟到這一切的。
平冢老師跟大老師說,答案,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。
從那一刻起,大老師開始反省來到奉侍部的一切,和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。
他說自己邪惡,看不起所有人。雖然做法看起來是自我傷害,但其實并沒有傷害到自己。因為他只是居高臨下地“拯救”了一下“愚蠢的地球人”。但他自以為是的想法好像并沒有拯救到別人,反而讓周圍的人受傷。周圍都是愛他的人,而他卻瞧不起這些人。
大老師的心還是感恩的,而且還是有責(zé)任心的。他的責(zé)任心,也就是源于他的自尊心。
因此雪之下說,我無法理解。
雪之下是覺得八幡是寧愿犧牲自己,都要去幫助別人,侍奉部反而傷害了他。最后八幡的話,讓她凌亂了,觀眾也凌亂了。
雪之下
雪之下這個人簡單多了,她是活在矛盾里的一個人。
她有個跟她截然不同的姐姐:充滿活力,做事面面俱到,八面玲瓏也可以,把人用嘴就虐出內(nèi)傷也可以。
因此她一邊想做一個安靜的女子,一邊又不甘做一個安靜的女子。她想超越姐姐,但這種想法越來越淡,同時也覺得自己非常沒用。潛意識里她就擁有無比高傲的自尊心,她要什么都做到無懈可擊。
這正好呼應(yīng)了第一季里八幡的一句話:我和雪之下,一定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。
這一點就是他們扭曲的自尊心,他們一直以來錯誤的努力方向。
在現(xiàn)階段看來,八幡已經(jīng)漸漸改變了,不在蔑視別人,漸漸能去體會人情。
而雪之下則是體會得到人情,卻無法卸下身上的包袱。
一個是自尊?自傲?無視?懶惰,一個是自尊?自憐?努力?迷茫。
我們都一碰就碎,卻要不停地碰撞到累。
在第八集有了一個至關(guān)重要的轉(zhuǎn)折點,預(yù)示著大老師的轉(zhuǎn)型和下一階段的故事走向。
迷茫的雪之下對已經(jīng)開始改變的八幡說:“將來某一天,你要來拯救我哦。”
一個洞察一切的,覺醒后擁有愛人之心的大老師會怎樣拯救雪之下,是下一部的重點。
結(jié)衣(團子)
此人是整個劇里最簡單的人,跟狗一樣(沒貶意)
其實說句不好聽的,狗為什么忠誠?因為它蠢啊,團子也是如此,雖然胸大絕對不等于無腦,但現(xiàn)階段看來,此人沒有任何分析的必要,她的一舉一動,都是如此清晰易懂。
PS:內(nèi)容大意部分來自網(wǎng)友(山口麻友),基本為自己看過之后的理解與感慨,對春物有不同看法的歡迎評論區(qū)留言。
-The End-